為什么一定要用顯微計數法不溶性微粒儀進行注射劑不溶性微粒檢查?
一、我們先來了解什么是注射劑中的不溶性微粒及其對人體的危害:
注射劑中的不溶性微粒是指藥品在生產或使用過程中經由各種途徑產生或混入的微粒性雜質,粒徑在1~50 μm、肉眼不可見,但因其可隨血液流動卻不能被代謝而可能對人體造成難以發現和潛在的嚴重危害。具體表現為:過敏反應、靜脈炎、血管栓塞、微循環堵塞、動脈硬化、熱原反應、肉芽腫、肺栓塞等多種與不溶性微粒有關的不良反應。
二、注射劑中的不溶性微粒的具體來源有哪些:
注射劑中的不溶性微粒來源于其生產和使用過程,而目前在藥品生產和使用的管理方面對此兩環節均有相應的規范和制度來保證藥品的安全。例如,生產過程中的GMP、《中國藥典》對注射劑的檢測標準、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一次性輸液器的國家標準等都對控制不溶性微粒的危害起著重要作用。
三、中國藥典關于注射劑中不溶性微粒檢測的質量標準:
對注射劑中不溶性微粒的檢測標準及方法,《中國藥典》已從最初的僅通過目視法檢查澄明度發展到目前使用兩種方法檢測并限定粒徑≥10和25 μm的微粒數,且其2010年版中還增加了對供生產注射用的無菌原料藥的微粒檢查項目。換言之,隨著人們對不溶性微粒造成的危害的認識不斷深入,《中國藥典》對注射劑中微粒的控制也越來越嚴格。
四、《中國藥典》對注射劑中不溶性微粒檢查的規定中有兩點應予以注意:
1)《中國藥典》對注射劑中微粒的控制僅限于粒徑≥10和25 μm的微粒數,對粒徑<10μm的卻沒有相應控制。實際上,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內徑僅有4~7 μm,嬰、幼兒的毛細血管更細,只有粒徑在2 μm以下的微粒才可能通過腎交換被排出體外,而粒徑為2~10 μm的微粒無法被排出。微粒進入體內造成危害的部位一般多在肺、腦、腎、眼等處,較大的微粒會直接造成局部循環障礙、引起血管栓塞或導致肉芽腫,且有短期內可見的特點,而粒徑為2~10 μm的微粒則可能造成潛伏性的更大危害。
2)《中國藥典》僅對注射劑成品進行微??刂疲磳ψ⑸鋭┦褂眠^程中的復溶(復配)及稀釋后的輸液作出相似規定。絕大多數注射劑在使用時都需要復配或稀釋,而復配在操作環境、操作方法和配伍輸液等方面均與藥典對注射劑中不溶性微粒的檢測過程不同,是注射劑在使用過程中引入或形成不溶性微粒的關鍵環節。有關研究表明,在輸液中添加藥物、尤其是粉針劑和中草藥制劑后會產生明顯數量的微粒。
五、《中國藥典》2020版對注射劑中不溶性微粒檢查具體要求:
0903不溶性微粒檢查法包括光阻法和顯微計數法。當光阻法測定結果不符合規定或供試品不適于用光阻法測定時,應采用顯微計數法進行測定,并以顯微計數法的測定結果作為判定依據。
光阻法的測定原理是通過微粒對光的阻擋被傳感器進行接收而判定微粒的大小及數量,因此光阻法不適用于黏度過高和易析出結晶的制劑,也不適用于進入傳感器時容易產生氣泡的注射劑。
兩種測定法判定結果僅僅關注于粒徑≥10和25 μm的微粒數,對粒徑<10μm的卻沒有相應控制,但實驗過程卻需進行小粒徑個數相應的數量及形貌進行關注。
六、為什么一定要用顯微計數法不溶性微粒儀進行注射劑不溶性微粒檢查:
顯微計數法不溶性微粒儀計數環節無需人眼觀察,計算機直接按照藥典規定出具檢測分析報告;計數環節全部由計算機完成,測試結果重復性高,且可以自動進行數據比較;儀器全自動進行濾膜全掃描,并進行顆粒圖片分析,讓顆粒物無處遁行;可以區分顆粒形貌,判定該不溶性微粒是金屬還是纖維或是其他,鑒別不溶性微粒的來源(是外源還是內生?),并在實驗或生產過程中加以控制或避免。
955
- 1煤氣成分與熱值監測-陜北大型能源化工企業氣體濃度與熱值監測項目
- 2無鹵低煙阻燃材料中炭黑含量檢測結果異常情況的分析
- 3GB 36246-2018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全文
- 4ASTM-D638-2003--中文版-塑料拉伸性能測定方法
- 5GBT 15065-2009 電線電纜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 6GB_T2951.41-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
- 7GBT 13021-2023 聚烯烴管材和管件 炭黑含量的測定 煅燒和熱解法
- 8PEG熔融相變溫度測試
- EVA型熱熔膠書刊裝訂強度檢測與質量控制研究
- 自動熱壓機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 用戶論文集 ▏化學吸附 ▏銥-錸共沉積乙醇處理后SiO2載體催化劑應用在甘油氫解反應
- 為什么近期單壁碳納米角(CNH)的研究進展值得關注?
- 為什么介孔SiO2在藥物遞送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
- FRITSCH飛馳球磨——不銹鋼介導的水中球磨條件下定量H2生成實驗研究
- 為什么MoS2在催化領域的研究進展值得關注?
- 飛納臺式掃描電鏡助力納米纖維在心血管組織再生中的研究
- 磷酸化修飾鬼臼果多糖的制備及生物活性
- DSR論文解讀:Advanced Science News 報道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新型非鉑催化材料研究成果
- High-throughput preparation, scale up and solidific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nanosuspension using hummer acoustic resonance technology(納米混懸劑制備的前瞻性技術 - 蜂鳥聲共振)
- 掃描電鏡優秀論文賞析|飛納臺式掃描電鏡電極材料上的應用
- 掃描電鏡論文賞析-干旱影響楊樹葉片及次生木質部發育的分子機制
- 壓實度與密實度的區別
- 振實密度和壓實密度的關系
- 勃姆石專用氣流粉碎機分級機打散機